当整个AI行业仍在为高带宽内存(HBM)的供给问题焦头烂额时,存储巨头SanDisk与SK海力士联手打出了一张「闪存王牌」。
近日,两大厂商宣布合作开发全新「高带宽闪存」(HBF)标准,将NAND闪存与传统HBM架构融合。这种创新设计在保持12TB/s级别带宽的同时,一举突破传统DRAM的容量限幅——每颗封装芯片的存储能力可达HBM的8-16倍!更关键的是,NAND的非易失性特性,让数据中心不用再为「掉电丢数据」发愁,散热成本也有望降低30%以上。
技术深度|刀尖上的舞蹈
SanDisk在2025闪存峰会展出的HBF原型,采用其独家的BiCS NAND与晶圆键合技术(CBA),通过3D堆叠实现了闪存层与逻辑层的精密互联。这种设计巧妙避开了NAND传统的高延迟短板——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专用应急车道,让关键数据包能绕过拥堵路段直达处理核心。
行业暗战|谁在改写游戏规则?
三星的PBSSD、SK海力士下一代HBM4、英特尔前图形架构师Raja Koduri的秘密项目...当所有玩家都在寻找HBM替代方案时,HBF可能率先撞线。笔者预测,当2027年相关AI加速器面世时,单卡千亿参数模型推理的门槛或将降低60%,这波技术红利注定改写AI硬件产业的版图。
不过,技术落地仍面临挑战:HBF要在高频信号完整性与闪存擦写寿命间找到平衡点,这需要EDA工具的全新支持。值得关注的是,芯华章等国内企业已开始布局3D IC验证工具,国产替代方案或为这场记忆体革命增添变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