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特朗普政府重启贸易谈判的背景下,台美之间的科技博弈迎来新转折。台湾副行政院长郑丽君率领代表团提出‘台湾模式’,试图在保留本土尖端芯片制造的同时,以‘投资保险机制’和科技园区经验输出为筹码,换取美国土地、签证及税收优惠。这一模式既是对‘1:1芯片关税’政策的对冲,也是对早前‘台厂需半数迁美’争议性提案的强硬回击。
值得关注的是,台积电虽已在亚利桑那州建设3纳米晶圆厂,但台湾仍坚持‘最先进制程必须留岛内’。美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近期直言对中国‘武统’的担忧,暗示美国正加速以半导体为支点的地缘布局。‘台湾模式’能否破解技术与安全的双重困境?在这场芯片冷战里,企业家或许才是真正的操盘手。
(评论:在中美科技角力日趋白热化的当下,台湾的‘两面下注’策略看似精明,实则暗藏风险。台积电被迫成为‘硅盾’,其全球化产业链或将面临更严苛的政治考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