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曾经的芯片霸主英特尔向AI新贵英伟达伸出求援之手,一场价值50亿美元的行业地震就此爆发。9月18日,这两大巨头宣布达成历史性合作,英伟达不仅将入股英特尔,还将共同开发多代数据中心与PC产品。这场联姻既是技术整合,更是一场充满政治算计的资本游戏。
回首上世纪90年代,英特尔曾以75%的市占率统治PC处理器市场。如今,这家深陷财务泥潭的老牌企业,2024年自由现金流仍为负值,2025年开年即面临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压力。新任CEO Lip-Bu Tan虽誓言重振雄风,但分析师直言:『英特尔需要的是核心产品竞争力的实质提升,而非空洞的代工愿景』。
从技术层面看,合作双方将开发集成NVLink的x86服务器CPU,并推出融合Intel CPU与RTX GPU的笔记本SoC,这直接威胁AMD的APU战略。不过摩根士丹利指出,至少在2027年前难见量产规模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协议刻意避开了代工制造环节——这意味着英特尔18A制程仍未赢得市场信任。
地缘政治博弈是这场交易的另一重底色。随着特朗普政府将部分《芯片法案》补贴转为10%股权,美日联盟通过软银追加20亿美元投资,半导体产业的国有化趋势愈发明晰。英伟达此举不仅为其赢得华盛顿的信任票,更为突破对华芯片管制开辟新路径。正如分析师所言:『当科技巨头的商业决策需要白宫首肯时,这个行业已彻底政治化』。
尽管交易金额在台积电380-420亿美元的年度资本支出面前显得杯水车薪,但对资金紧张的英特尔而言,这确是续命良药。问题在于,当x86架构面临Arm阵营的围剿,18A制程的前景依然晦暗,这场豪赌能否让英特尔重归芯片王座?或许正如芯片行业的金科玉律:时代抛弃你时,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