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想到,一个员工福利行李箱竟然能在二手市场卖出16,700美元(约12万人民币)?台积电近日推出的20寸定制行李箱,本是赠予员工的限量福利,却在Shopee等平台引发疯狂炒作。

这款由德国Makrolon聚碳酸酯打造的银色行李箱,表面蚀刻着芯片电路纹理,重量仅2.9公斤却承重达100公斤。台湾老牌箱包商Eminent代工的品质保障,加上5年超长保修,让它还未上市就成收藏界新宠。有卖家甚至挂出50万新台币(约1.67万美元)的"期货价",尽管手里根本没有现货。

更荒诞的是,当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多数低价预售链接实为"空头支票"。某标价334美元的卖家坦言:"6月30日前到货"的承诺形同赌博——若台积电不释放更多库存,交易可能无法兑现。这种击鼓传花式的炒作,连分析师Ray Wang都直呼"离谱"。

网友评论更是精彩纷呈:"这价格够买一片晶圆了!""带它上飞机不用托运?那我得穿防弹衣护送。"还有人忆苦思甜:"当年我爸送的律师公文包太浮夸,还不如这科技感行李箱酷炫。"

其实这已非台积电周边首现狂热。从星巴克定制马克杯到"乖乖"零食大礼包,印着TSMC标志的物件总能引发抢购。这次行李箱风波,不过是硅谷文化与消费主义碰撞的又一注脚。只是当科技周边变成金融产品,我们是否也该反思:这究竟是情怀,还是又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