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中国硬件极客@NPacific通过虚拟化Windows 11环境进行了一场震撼测试:苹果尚未正式发布的M5芯片,在CPU-Z单核测试中以1600.2分的成绩,将英特尔酷睿i9-14900KS和AMD锐龙9 9950X3D甩在身后。这个成绩即便在x86阵营的超频记录中也前所未见,但细察之下却暗藏玄机。
从测试截图可见,M5的4.6GHz ARMv9架构核心展现怪兽级性能,单核得分较英特尔5.5GHz的Raptor Cove核心高出68%,比AMD Zen5核心领先达84.5%。然而在多核测试中,仅有10个物理核心的M5却显疲态。其5976.2分的多线程成绩,不仅低于英特尔12核的酷睿i7-12700K,更被AMD锐龙9 9950X3D轻松超越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测试存在三大硬伤:首先,测试通过虚拟化实现,Windows调度器对苹果芯片支持存疑;其次,缺少原生macOS环境对照;再者CPU-Z作为轻量级工具,难以反映真实应用场景。有网友戏称:"用虚拟化跑分就像测汽车油耗时只计算下坡路段"。外媒Tom's Hardware也指出,苹果芯片的单核优势源于"能效优先"设计哲学,但多核扩展性始终是其软肋。
这场测试引发的争议揭示出芯片竞赛的复杂性——架构差异、系统优化、测试环境共同左右着性能表现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与其追逐参数神话,不如关注实际使用场景。毕竟在3A游戏、视频渲染等重负载领域,x86平台仍是无可争议的王者。苹果能否在Compute模块之外实现突破,或许要等到M5正式发布才能见分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