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5日,美国酝酿已久的AI芯片出口新规即将生效。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罕见向美国政府发出公开信,直言"若强行限制对华出口,最终会为华为等中国对手铺路"。这家全球AI芯片霸主为何如此焦虑?
黄仁勋在信中警告:美国若在AI领域采取"闭关锁国"政策,将重蹈5G技术被华为反超的覆辙。目前,英伟达CUDA生态在训练侧仍占据绝对优势,但华为昇腾+CANN的组合已开始在推理场景中崭露头角。尽管开发者反馈CANN存在文档不全、性能波动等问题,但华为每年千亿级的研发投入,正在快速补足生态短板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并非只有华为在破局。壁仞科技、摩尔线程等初创企业,核心团队均来自英伟达、AMD等国际大厂。行业分析师Jon Peddie指出:"这些中国GPU新秀深谙图形架构设计,虽暂时市场份额有限,但其迭代速度远超外界预期。"一旦市场形成规模效应,算法优化与硬件开发的正向循环将产生惊人爆发力。
美国新规若严格执行,中国科技企业将面临算力短缺阵痛,但长期来看反而利好本土产业链。正如英伟达所坦承:"全球600万CUDA开发者是我们的护城河,但这个生态一旦转向,将不可逆转。"当欧洲、中东市场逐渐接纳华为标准,人工智能时代的"技术柏林墙"或将拔地而起。
历史总是惊人相似——当年美国制裁华为5G,反倒催生出一个掌控54%全球基站市场的通信巨头。如今在AI芯片战场,同样的剧情是否会上演?或许正如外媒评论:技术封锁从来都不是单行道,每一次禁令都在为竞争对手的崛起按下加速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