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积电2025技术路线图震撼发布:N3C/A14亮相,2nm工艺量产在即
04/23/2025, 06:40 PM UTC
台积电2025技术研讨会简报TSMC 2025 Technical Symposium Briefing
➀ 台积电宣布技术路线图拓展至2028年,推出N3C和A14等新节点,强调AI需求正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;
➁ A14采用第二代纳米片晶体管技术,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10-15%,逻辑密度提升1.2倍;N2制程将于2024年量产,流片数量远超N3同期;
➂ A16计划2026年导入背面供电技术(SPR),相比N2P可在相同功耗下提升8-10%性能,主要面向AI/高性能计算领域。
➀ TSMC extended its semiconductor roadmap to 2028 with new N3C and A14 technologies, emphasizing AI-driven demand;
➁ A14 introduces nanosheet transistors, achieving 10-15% speed gains and 1.2X logic density, while N2 production begins in 2024 with record tape-out growth;
➂ Backside power delivery (SPR) arrives in A16 by 2026, targeting AI/HPC with 8-10%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ver N2P.
在硅谷举行的台积电技术研讨会上,资深副总裁Kevin Zhang博士披露了震撼业界的路线图更新。这家晶圆代工巨头将技术蓝图画到了2028年,N3C、A14等新节点集体亮相,2nm(N2)量产已进入倒计时——半导体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工艺革命。
让我们聚焦三项关键技术突破:首先是A14纳米片晶体管。作为台积电第二代环绕栅极(GAA)工艺,A14在PPA(性能、功耗、面积)上实现全面升级。对比N2节点,它在相同功耗下带来10-15%的速度提升,若保持性能不变则功耗可降低25-30%。更关键的是,逻辑密度跃升1.2倍,这意味着芯片设计师能在同等面积内塞入更多晶体管。有趣的是,14A初期版本仍采用传统供电方案,备受关注的背面供电(SPR)技术将于2029年随升级版问世。
其次是即将量产的2nm(N2)工艺。尽管业界传闻iPhone 16将沿用N3制程,但台积电的N2流片数量已打破历史纪录——首年流片量即超越N3同期水平,2023年更迎来爆发式增长。这印证了AI芯片对先进制程的迫切需求:按照官方数据,相比N3E节点,N2P在相同功耗下提升18%性能,或在同等速度时降低36%功耗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N2将成为最后一代FinFET技术,此后将全面转向纳米片晶体管架构。
第三大看点是2026年亮相的A16制程。这是台积电首个集成背面供电技术(Super Power Rail)的节点,通过将供电网络转移到晶体管背面,可显著降低IR压降并改善信号完整性。对于需要高算力密度的AI/HPC芯片而言,A16可提供比N2P高8-10%的性能增幅,或将重塑未来数据中心芯片的竞争格局。
产业分析师认为,AI热潮正以比智能手机时代更猛烈的态势推动半导体需求。台积电CFO曾预测行业将在2030年前突破万亿美元规模,而从N2流片热潮来看,这个时间表可能还会提前。当被问及苹果是否首发N2产品时,作者幽默表示:若今秋iPhone仍用N3,我将毫不犹豫跳过这代——毕竟,谁会拒绝2nm工艺的iPhone 16 Pro Max呢?
---
本文由大语言模型(LLM)生成,旨在为读者提供半导体新闻内容的知识扩展(Beta)。